|
唱“山歌”念“林经”曾都奏响和谐绿色交响曲2016-10-31 12:22浏览数:133次
140万亩的菇耳林基地、65万亩的板栗基地、46万亩的外国松基地、95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、35万亩杨树基地,涉及食用菌、木材加工、林产化工等八大类800多个产业,每年林业总产值超过12亿元……近几年,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以营造分布均衡、结构合理、效益兼顾的森林生态体系为目标,唱“山歌”,念“林经”,着力建设绿色曾都、生态曾都,奏响了一曲和谐的绿色交响曲。 由“竭泽而渔”到“全民造绿” 曾几何时,曾都的森林资源一度遭到毁灭性破坏。人们将成片的山场“剃光”,粗栎木种香菇,细栎木种木耳,枝干粉碎后做袋料,杂木做架子,急功近利的开发导致曾都的菇耳林几近枯竭,生态环境日益恶化。痛定思痛,区委、区政府决定实施封山育林,实现林业资源的有序开发。将菇耳林木年采伐量控制在2万立方米以内,同时,大力开展植树造林,保证林木年采伐量低于造林量。近年来,先后引进20多个优良树种,推广了容器育苗、杨树截杆造林、银杏授粉、菌根化育苗、杨树留根育苗等育林新技术;启动了退耕还林,长江、淮河防护林建设,绿色通道建设,速生丰产林建设,城镇、村庄绿化等五大工程,完成了铁路、公路两旁20米绿色通道工程。 从“青山”到“金山”的转变 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的十九分之一;森林面积和总蓄积量均占全省十七分之一;菇茸林和马尾松林面积均占全省的十分之一,均为全省面积最大,曾都发展林业产业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但如何发挥资源优势,让座座青山变成“金山银山”? 上一篇: 曾都兰花走上规模发展之路
下一篇: 花开二度非寻常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