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
我的资料
我的订单
  购物车 (0)  
亲,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~
去购物车结算
   
查看手机网站
当前时间
 
在线客服
 联系方式
单位:随州市天锥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
地址:湖北随县环潭农业技术服务中心
联系人:李志民
热线电话1:13021192968
热线电话2:18607221919
微信:hb312com
邮箱:hbmm@vip.qq.com
网站:www.hb312.com

唱“山歌”念“林经”曾都奏响和谐绿色交响曲

2016-10-31 12:22浏览数:133 
唱“山歌”念“林经”曾都奏响和谐绿色交响曲


   140万亩的菇耳林基地、65万亩的板栗基地、46万亩的外国松基地、95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、35万亩杨树基地,涉及食用菌、木材加工、林产化工等八大类800多个产业,每年林业总产值超过12亿元……近几年,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以营造分布均衡、结构合理、效益兼顾的森林生态体系为目标,唱“山歌”,念“林经”,着力建设绿色曾都、生态曾都,奏响了一曲和谐的绿色交响曲。

  由“竭泽而渔”到“全民造绿”

  曾几何时,曾都的森林资源一度遭到毁灭性破坏。人们将成片的山场“剃光”,粗栎木种香菇,细栎木种木耳,枝干粉碎后做袋料,杂木做架子,急功近利的开发导致曾都的菇耳林几近枯竭,生态环境日益恶化。痛定思痛,区委、区政府决定实施封山育林,实现林业资源的有序开发。将菇耳林木年采伐量控制在2万立方米以内,同时,大力开展植树造林,保证林木年采伐量低于造林量。近年来,先后引进20多个优良树种,推广了容器育苗、杨树截杆造林、银杏授粉、菌根化育苗、杨树留根育苗等育林新技术;启动了退耕还林,长江、淮河防护林建设,绿色通道建设,速生丰产林建设,城镇、村庄绿化等五大工程,完成了铁路、公路两旁20米绿色通道工程。
  五年来,全区共建造林示范基地39处,建成35万亩速生丰产林;长江、淮河防护林工程范围内森林覆盖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,且每年以造林10万亩的速度递增;连续4年造林保存面积近53.64万亩。全区林地面积已突破600万亩,绿化街道总长度76公里,城市园林绿地超过1.5万亩,城镇和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.2%、38.5%,森林覆盖率达到55.6%,高出全省平均近25个百分点!

  从“青山”到“金山”的转变

  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的十九分之一;森林面积和总蓄积量均占全省十七分之一;菇茸林和马尾松林面积均占全省的十分之一,均为全省面积最大,曾都发展林业产业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但如何发挥资源优势,让座座青山变成“金山银山”?
  一方面,大力兴建商品林基地。相继建成了160万亩菇耳林、65万亩板栗、35万亩大枣、15万亩银杏、35万亩速生杨树等一批特色商品林基地,这些基地为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  另一方面,加速发展食用菌产业。首先,大力培育菇耳林后备资源,近两年新增菇耳林8.5万亩;其次,开展食用菌种植人员培训,培训了近3万名食用菌种植技术人才;规范全区菌种市场,对150家菌种生产厂家核发了菌种生产许可证和菌种经营许可证,成立了全省第一家获得资质的“食用菌检测中心”,对全区所有的菌种生产厂家生产的菌种进行严格的检测;开展新品种的引进、试验、推广工作,培育出16个优质抗杂的新品种;实施精品名牌战略,培植了“大洪山”、“裕丰”、“编钟”等知名香菇品牌,形成以三里岗、殷店、草店为中心,公司、基地、菇农紧密联系,产、加、销、贸、工、农一体化的产业链,吸纳了陕西、山西、四川、安徽等省的食用菌产品加工出口,形成“买全国、卖世界”的大产业格局,曾都区三里岗镇成为华南最大的香菇集散地,产品俏销福建、浙江、香港及欧美、日本等国内外市场,全区有香菇、木耳再加工企业42家,其中自行出口企业9家,年经营量8000吨,交易额近4亿元,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,带动了近10万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,近30万农民致富。 (何洪波;郭京)  


在线客服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30
周六至周日 :9:00-17:00
 联系方式
网站:www.hb312.com
微信:hb312com
热线电话:18607221919
办公电话:0722-4795051
电子邮箱:hbmm@vip.qq.com
单位:随州市天锥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
地址:湖北随县环潭农业技术服务中心